宦爵才郎簡介資料(個人簡曆圖片)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忠誠戰士,青海省第七屆、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離休幹部宦爵才郎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10月14日15時27分在西寧逝世,享年80歲。
宦爵才郎同誌,1929年5月出生於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一個農民家庭。1949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195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9月參加青海省青年幹部訓練班,任青海省軍管會文教處幹事;1951年3月任共青團青海省委-部部長兼省青聯副主席;1956年4月任中共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委副書記;1960年11月任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蘇吉灘公社黨委副書記;1961年10月任青海省民委幹部;1963年5月任中共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副書記,1965年1月任海北州州長;1966年12月到青海省海北州“五・七”幹校勞動;1970年12月任青海省海北州草原工作站副站長;1975年5月任中共青海省海北州委常委、州革委會副主任;1978年3月任中共青海省海北州委副書記、州革委會主任;1979年3月任中共青海省海北州委書記;1981年10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1982年7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1983年2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副書記;1985年11月至1987年6月兼任中共青海省委黨校校長;1988年1月任第七屆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1993年1月任第八屆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1993年3月任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8年3月任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2004年1月離職休養。宦爵才郎同誌是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第二、五、七、八屆人大代表。
“文革”期間,宦爵才郎同誌受到衝擊破孩。但他始終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對人民堅貞不渝,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始終抱著樂觀態度。粉碎“-”後,他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宦爵才郎同誌是我黨長期培養,並經受了嚴峻考驗的優秀少數民族幹部,長期擔任領導職務,具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和組織領導能力,有豐富的領導工作經驗。在海北州工作期間,堅持原則,求真務實,作風民主,善於集思廣益,積極研究製定發展農牧業生產的建設規劃和措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緊密結合海北州的實際,及時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提出了“加強牧區建設,實行科學養畜”的發展思路,有力地促進了海北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擔任省委常委、省委副書記期間,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堅持黨的組織路線,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善於從青海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積極選拔符合“四化”條件的幹部進入各級領導班子。他經常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注重督促檢查,掌握省情,了解民意,認真研究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工作中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青海的各項建設事業和民族團結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擔任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期間,刻苦學習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理論和法律知識,積極開展調研、執法檢查等活動,在地方立法、監督等方麵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為促進我省的民主法製建設進程和推動青海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離休後依然不放鬆理論學習,不斷加強黨性鍛煉,關心國家大事,關心青海的建設和發展,積極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建言獻策,始終保持了一名共產黨人的高尚品質,以實際行動實踐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崇高理想。
宦爵才郎同誌在他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武裝頭腦,一貫忠於黨,忠於人民,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偉大事業堅定不移,終身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青海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做出了重要貢獻。
宦爵才郎同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誌,他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青海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深受青海各族幹部群眾的尊敬和愛戴。他黨性觀念強,堅決執行黨的決議,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他識大體,顧大局,光明磊落,清正廉潔,生活儉樸,嚴於律己,謙虛謹慎;他密切聯係群眾,關心群眾疾苦,堅持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他敢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作風民主,團結同誌。
宦爵才郎同誌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們黨失去了一位好同誌、一位優秀的領導幹部,也是我們黨和青海各族人民的損失,我們為失去這樣一位老領導、老黨員而深感悲痛。
宦爵才郎同誌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精神風範,值得我們學習,並將永遠激勵著我們。
宦爵才郎同誌生平(1929-2008)
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事業的忠誠戰士,青海省第七屆、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離休幹部宦爵才郎同誌,因病醫治無效,於2008年10月14日15時27分在西寧逝世,享年80歲。
宦爵才郎同誌,1929年5月出生於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縣一個農民家庭。1949年9月參加革命工作,1954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9月參加青海省青年幹部訓練班,任青海省軍管會文教處幹事;1951年3月任共青團青海省委-部部長兼省青聯副主席;1956年4月任中共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委副書記;1960年11月任青海省門源回族自治縣蘇吉灘公社黨委副書記;1961年10月任青海省民委幹部;1963年5月任中共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委副書記,1965年1月任海北州州長;1966年12月到青海省海北州“五・七”幹校勞動;1970年12月任青海省海北州草原工作站副站長;1975年5月任中共青海省海北州委常委、州革委會副主任;1978年3月任中共青海省海北州委副書記、州革委會主任;1979年3月任中共青海省海北州委書記;1981年10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1982年7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1983年2月任中共青海省委副書記;1985年11月至1987年6月兼任中共青海省委黨校校長;1988年1月任第七屆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1993年1月任第八屆青海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黨組書記;1993年3月任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民族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8年3月任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2004年1月離職休養。宦爵才郎同誌是第七、八、九屆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第二、五、七、八屆人大代表。
“文革”期間,宦爵才郎同誌受到衝擊破孩。但他始終堅信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對黨對人民堅貞不渝,對黨和人民的事業始終抱著樂觀態度。粉碎“-”後,他堅決擁護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政策,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宦爵才郎同誌是我黨長期培養,並經受了嚴峻考驗的優秀少數民族幹部,長期擔任領導職務,具有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和組織領導能力,有豐富的領導工作經驗。在海北州工作期間,堅持原則,求真務實,作風民主,善於集思廣益,積極研究製定發展農牧業生產的建設規劃和措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緊密結合海北州的實際,及時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提出了“加強牧區建設,實行科學養畜”的發展思路,有力地促進了海北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擔任省委常委、省委副書記期間,始終堅持實事求是,堅持黨的組織路線,堅持德才兼備的原則,善於從青海發展穩定的大局出發,積極選拔符合“四化”條件的幹部進入各級領導班子。他經常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注重督促檢查,掌握省情,了解民意,認真研究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問題,工作中不辭勞苦,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青海的各項建設事業和民族團結穩定做出了積極貢獻。擔任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期間,刻苦學習人民代表大會製度理論和法律知識,積極開展調研、執法檢查等活動,在地方立法、監督等方麵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為促進我省的民主法製建設進程和推動青海省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做出了不懈努力。離休後依然不放鬆理論學習,不斷加強黨性鍛煉,關心國家大事,關心青海的建設和發展,積極為省委省政府科學決策建言獻策,始終保持了一名共產黨人的高尚品質,以實際行動實踐了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終生的崇高理想。
宦爵才郎同誌在他幾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重要思想武裝頭腦,一貫忠於黨,忠於人民,對共產主義崇高理想和偉大事業堅定不移,終身實踐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為青海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做出了重要貢獻。
宦爵才郎同誌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同誌,他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了青海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深受青海各族幹部群眾的尊敬和愛戴。他黨性觀念強,堅決執行黨的決議,時刻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終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他識大體,顧大局,光明磊落,清正廉潔,生活儉樸,嚴於律己,謙虛謹慎;他密切聯係群眾,關心群眾疾苦,堅持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他敢於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作風民主,團結同誌。
宦爵才郎同誌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是為共產主義事業奮鬥的一生,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一生。他的逝世,使我們黨失去了一位好同誌、一位優秀的領導幹部,也是我們黨和青海各族人民的損失,我們為失去這樣一位老領導、老黨員而深感悲痛。
宦爵才郎同誌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崇高的精神風範,值得我們學習,並將永遠激勵著我們。
同年(公元1929年)出生的名人:





同年(公元2008年)去世的名人: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
如果您对本站有任何建议,欢迎您提出来!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果侵犯了您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